data-structure-course

用户故事 | zixuan:站在思维的高处,才有足够的视野和能力欣赏“美”

大家好,我是zixuan,在一家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做后端开发,坐标深圳,工作5年多了。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,我学习专栏的一些心得体会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经历了不少业务、技术平台、中间件等多种环境和编程工具的迭代变更。与此同时,我越来越意识到,要做一名优秀的程序员,或者说,能够抵御年龄增长并且增值的程序员,有两样内功是必须持续积累的,那就是 软件工程经验方法算法应用能力

通俗地讲,就是不论在什么系统或业务环境下、用什么编程工具,都能写出高质量、可维护、接口化代码的能力,以及分解并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有效解决方案的能力。

我为什么会订阅这个专栏?

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极客时间上看到王争老师的“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”的开篇词之后,果断地加入学习行列。同时,我也抱有以下两点期望。

第一,这个专栏是从工程应用,也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来讲算法的,原理和实践相辅相成,现学现用,并且重视思考过程。从我个人经验来看,这的确是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。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,以前在学校里都学过算法,不过一旦不碰书了,又没有了应用场景后,很快就把学过的东西丢了,重新拾起来非常困难。

第二,从专栏的标题看出,王争老师试图带我们感受算法的“美”,那必将要先引导我们站在思维的高处,这样才有足够的视野和能力去欣赏这种“美”。我很好奇他会怎么做,也好奇我能否真正地改变以前的认知,切身地感受到“美”。

我是如何学习这个专栏的?

就这样,同时带着笃定和疑问,我上路了。经过几个月的认真学习,“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”成了我在极客时间打开次数最多,花费时间最多,完成度也最高的一门课。 尽管如此,我觉得今后我很可能还会再二刷、多刷这门课,把它作为一个深入学习的索引入口。 接下来,我就从几个方面,跟你分享下,这半年我学习这个专栏的一些感受和收获。

1.原理和实用并重:从实践中总结,应用到实践中去

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,专栏里讲的很多方法甚至代码,都能够直接应用到大型项目中去,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原理示例。

比如王争老师在讲散列表的时候,讲了实现一个工业级强度的散列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。基本上面面俱到,我在很多标准库里都找到了印证。再比如,老师讲的LRU Cache、Bloom Filter、范围索引上的二分查找等等,也基本和我之前阅读LevelDB源代码时,看到的实现细节如出一辙,无非是编程语言的差别。

所以,看这几部分的时候,我觉得十分惊喜,因为我经历过相关的实际应用场景。反过来,专栏这种原理和实用并重的风格,也能帮助我今后在阅读开源代码时提升效率、增进理解。

另外,我觉察到,文章的组织结构,应该也是老师试图传达给我们的“他自己的学习方法”:从开篇介绍一个经典的实际问题开始(需求),到一步步思考引导(分析),再到正式引出相关的数据结构和算法(有效解决方案),再将其应用于开篇问题的解决(实现、测试),最后提出一个课后思考题(泛化、抽象、交流、提升)。

这个形式其实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过程非常类似。我想,大部分工程师就是在一个个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,所以我觉得这个专栏,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真的都很赞。

2. 学习新知识的角度:体系、全面、严谨、精炼,可视化配图易于理解

“全面”并不是指所有细节面面俱到。事实上,由于算法这门学科本身庞大的体量,这类专栏一般只能看作一个丰富的综述目录,或者深入学习的入口。尽管如此,王争老师依然用简洁精炼的语言Cover到了几乎所有最主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,以及它们背后的本质思想、原理和应用场景,知识体系结构全面完整并自成一体。

我发现只要能紧跟老师的思路,把每一节的内容理解透彻,到了语言实现部分,往往变成了一种自然的总结描述,所以代码本身并不是重点,重点是背后的思路。

例如,KMP单模式串匹配和AC自动机多模式串匹配算法是我的知识盲区。以前读过几次KMP的代码,都没完全搞懂,于是就放弃了。至于AC自动机,惭愧地说,我压根儿就没怎么听说过。

但是,在专栏里,王争老师从BruteForce方法讲起,经过系统的优化思路铺垫,通俗的举例,再结合恰到好处的配图,最后给出精简的代码。我跟随着老师一路坚持下来,当我看到第二遍时突然就豁然开朗了。而当我真正理解了AC自动机的构建和工作原理之后,在某一瞬间,我的内心的确生出了一种美的感觉(或者更多的是“妙”吧?)。

AC自动机构建的代码,让我不自觉地想到“编织”这个词。之前还觉得凌乱的、四处喷洒的指针,在这里一下子变成了一张有意义的网,编织的过程和成品都体现出了算法的巧妙。这类联想无疑加深了我对这类算法的理解,也许这也意味着,我可以把它正式加入到自己的算法工具箱里了。

另外一个例子是动态规划。以前应用DP的时候,我常常比较盲目,不知道怎么确定状态的表示,甚至需要几维的状态都不清楚,可以说是在瞎猜碰运气。经过老师从原理到实例的系统讲解后,我现在明白,原来DP本质上就是在压缩重复子问题,状态的定义可以通过最直接的回溯搜索来启发确定。明白这些之后,动态规划也被我轻松拿下了。

3. 已有知识加深的角度:促进思考,连点成线

之前看目录的时候,我发现专栏里包含了不少我已经知道的知识。但真正学习了之后,我发现,以前头脑中的不少概念知识点,是相对独立存在的,基本上一个点就对应固定的那几个场景,而在专栏里,王争老师比较注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。对于这些知识,经过王争老师的讲解,基本可以达到交叉强化理解,甚至温故知新的效果。

比如老师会问你,在链表上怎么做二分查找?哈希和链表为什么经常在一起出现?这些问题我之前很少会考虑到,但是当我看到的时候,却启发出很多新的要点和场景(比如SkipList、LRUCache)。

更重要的是,跟着专栏学习一段时间之后,我脑中原本的一些旧概念,也开始自发地建立起新的连接,连点成线,最后产生了一些我之前从未注意到的想法。

举个感触最深的例子。在跟随专栏做了大量递归状态跟进推演,以及递归树分析后,我现在深刻地认识到,递归这种编程技巧背后,其实是树和堆栈这两种看似关联不大的数据结构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
堆栈和树在某个层面上,其实有着强烈的对应关系。我刚接触递归的时候,和大多数初学者一样,脑子很容易跟着机器执行的顺序往深里绕,就像Debug一个很深的函数调用链一样,每遇到一个函数就step into,也就是递归函数展开->下一层->递归函数展开->下一层->…,结果就是只有“递”,没有“归”,大脑连一次完整调用的一半都跑不完(或者跑完一次很辛苦),自然就会觉得无法分析。如下图,每个圈代表在某一层执行的递归函数,向下的箭头代表调用并进入下一层。

我初学递归时遇到的问题:有去无回,陷得太深

随着我处理了越来越多的递归,我慢慢意识到,为什么人的思考一定要follow机器的执行呢?在递归函数体中,我完全可以不用每遇到递归调用都展开并进入下一层(step into),而是可以直接假定下一层调用能够正确返回,然后我该干嘛就继续干嘛(step over),这样的话,我只需要保证最深一层的逻辑,也就是递归的终止条件正确即可。

原因也很简单,不管在哪一层,都是在执行递归函数这同一份代码,不同的层只有一些状态数据不同而已,所以我只需要保证递归函数代码逻辑的正确性,就确保了运行时任意一层的结果正确性。像这样说服自己可以随时step over后,我的大脑终于有“递”也有“归”了,后续事务也就能够推动了。

有一定经验后我如何思考递归:有去有回,自由把握

最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,我进一步认识到,其实上面两个理解递归的方式,分别对应递归树的深度遍历和广度遍历。尽管机器只能按照深度优先的方式执行递归代码,但人写递归代码的时候更适合用广度的思考方式。当我在实现一个递归函数的时候,其实就是在确定这棵树的整体形状:什么时候终止,什么条件下生出子树,也就是说我实际上是在编程实现一棵树。

那递归树和堆栈又有什么关系呢?递归树中从根节点到树中任意节点的路径,都对应着某个时刻的函数调用链组成的堆栈。递归越深的节点越靠近栈顶,也越早返回。因而我们可以说,递归的背后是一棵树,递归的执行过程,就是在这棵树上做深度遍历的过程,每次进入下一层(“递”)就是压栈,每次退出当前层(“归”)就是出栈。所有的入栈、出栈形成的脉络就组成了递归树的形态。递归树是静态逻辑背景,而当前活跃堆栈是当前动态运行前景。

学完专栏后我怎么看待递归:胸有成“树”,化动为静

这样理解之后,编写或阅读递归代码的时候,我真的能够站得更高,看得更全面,也更不容易掉入一些细节陷阱里去了。

说到这里,我想起之前在不同时间做过的两道题,一道是计算某个长度为n的入栈序列可以有多少种出栈序列,另一道是计算包含n个节点的二叉树有多少种形状。我惊讶地发现,这两个量竟然是相等的(其实就是卡特兰数)。当时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栈和树会存在这种关联,现在通过类似递归树的思路我觉得我能够理解了,那就是每种二叉树形状的中序遍历都能够对应上一种出栈顺序。

类似这样“旧知识新理解”还有很多,尽管专栏里并没有直接提到,但是这都是我跟随专栏,坚持边学边思考,逐步感受和收获的。

总结

基于以上谈的几点收获和感受,我再总结下我认为比较有用的、学习这个专栏的方法。

1.紧跟老师思路走,尽量理解每一句话、每一幅配图,亲手推演每一个例子。

王争老师语言精炼。有些文字段落虽短,但背后的信息量却很大。为了方便我们理解,老师用了大量的例子和配图来讲解。即便是非常复杂、枯燥的理论知识,我们理解起来也不会太吃力。

当然有些地方确实有点儿难,这时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,“先保接口,再求实现”。例如,红黑树保持平衡的具体策略实现,我跟不下来,就暂时跳过去了,但是我只要知道,它是一种动态数据的高效平衡树,就不妨碍我先使用这个工具,之后再慢慢理解。

2.在学的过程中回顾和刷新老知识点,并往工程实践上靠。学以致用是最高效的方法

3.多思考,思考比结果重要;多交流,亲身感受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帮助很大。

最后,感谢王争老师和极客时间,让我在这个专栏里有了不少新收获。祝王争老师事业蒸蒸日上,继续开创新品,也希望极客时间能够联合更多的大牛老师,开发出更多严谨又实用的精品课程!